通讯社讯(通讯员 王雨晴 王鑫雨)为满足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引导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新型农业科技,培养科研兴趣,切实加强高校与行业、企业三方协同育人和推进“荆楚卓越农林人才计划”项目顺利实施,2020年9月25日至10月3日,在田应兵、朱建强等8位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18级学生综合利用课余、周末、国庆节等休息时间,在荆州城区、荆州市气象局、长江大学农业科技产业园等地开展了课程综合教学实习活动。
教学活动过程中,田应兵教授和金涛老师带领学生在沙巴足球网(中国)官方教学试验基地分组制作土壤剖面。通过综合实践,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土壤分层和土壤属性的鉴别方法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并掌握了土壤剖面的选择、挖掘和样品采集等关键技术。
陈小慧老师带领学生到长江大学东校区教学基地——长江三峡地层标本长廊参观。针对三峡地层剖面的形成发育规律,系统、直观地向同学们讲解了各时代地层的岩性、古生物演化史、沉积环境发展史以及各种地质现象在时空上的演变规律。据悉,三峡地区地层发育齐全、出露良好、化石丰富,岩石类型及沉积环境多种多样,因而三峡地层剖面在地学界闻名遐迩,素有“天然地质博物馆” 之称。
蒋舜尧老师带领学生前往荆州市气象局,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了气象观测、天气预报、新一代天气雷达等先进技术,学习了农业气象环境监测、人工影响天气等装置,初步掌握了资源环境调查中气象环境资料搜集、整理等方法。
朱建强教授带领学生参观学习了长江大学智慧气象示范农场、农户小规模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藕虾种植示范区、稻虾种植展示基地和实验地等,并为同学们讲解了稻虾种植理念、水池的设计原理,使同学们对综合种养及“双水双绿”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科学的认识。
田应兵教授和金涛老师带领学生在农科大楼土壤与矿物标本馆了解了中国及湖北省土壤类型3D 分布规律及其特点,使同学们对于中国土壤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同时还学习了非地带性土壤形成的原因及土壤类型辨别方法。另外,陈小慧老师细心为大家讲解各种岩石矿物的形态特征及矿物组成。
野外实践活动结束后,李燕丽、吴启侠、李继福等老师带领学生在农业信息、农化分析等实验室完成了样品的整理、分析及制图等工作。虽然此次课程实习活动野外实践只有几天,但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后期课程综合教学实习活动将进入总结阶段。
课程实践是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将“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与“地质与地貌学”、“土壤学”、“环境科学概论”、“遥感与信息”等相关课程实践有机融合为课程野外综合实习,打通课程内在联系,并通过现场讲解、动手操作、身临其境,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水平。此次实习给同学们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实习内容丰富,让同学们不仅开拓了视野和思维,也坚定了他们学农、爱农和从事农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责任编辑 林香亮)